马克思主义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教学与课程建设  学科建设  研究生教育  共享资源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院概况>>师资队伍>>正文
师资队伍
胡楠
2022-05-07 09:23  

哲学博士。汕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

邮箱:hunan@stu.edu.cn

一、个人简介

胡楠,(199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博士(师从应用伦理学家甘绍平研究员),南开大学访问学者,硕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会员、湖北省伦理学学会会员。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省教育厅项目等多项,在《道德与文明》《中国哲学年鉴》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一篇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和“哲学中国网”转载。荣获全国第十九届“挑战杯”青年科技人才赛道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获二等奖,并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二等奖。

二、主讲课程

1.《思想道德与法治》(本科生)

2.《中共党史》(本科生)

三、主要研究领域

1. 生成式人工智能伦理

2. 舆论伦理

3. 实验伦理/哲学

4. 德育教育

四、项目与论文

1.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舆论伦理风险及其治理研究”,2024-2027,主持。

2.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广东德育课研究”,2023-2025,主持。

3. 广东省教育厅项目“集群视域下的舆论伦理原则研究”,2022-2025,主持。

4. 汕头大学科研启动费项目“新媒体时代舆论伦理的基本问题研究”,2021-2025,主持。

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核威慑的伦理约束研究”,2020-2024,刘利乐,参与。

6.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德福一致”信念融入高校德育课程的研究”,2019-2024,余建滨,参与。

7. 公众人物的舆论监督伦理探究,《贵州学院学报》(AMI),2025(1),独著。

8. 人权何以能够进入道德语境,《道德与文明》(CSSCI),2018(1),独著。

9. 承认:一个伦理学概念的崛起,《应用伦理研究》(AMI),2018(1),独著,获2017第三届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三等奖。

10. 时空视域下隐私权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哲学年鉴》(2019卷),独著。

11. 道德的内涵重构与伦理学的融贯主义式运用,《云梦学刊》(AMI),2016(3),二作,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哲学中国网”全文转载。

12. 人权应用伦理前沿问题的探究,《应用伦理研究》(AMI),2018(1),二作。

五、获奖情况

1. 2024年论文荣获全国第十九届“挑战杯”青年科技人才赛道二等奖。

2. 2024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获二等奖。

3. 2023年指导学生参加“国际先进机器人比赛”获得国家级三等奖。

4. 2024年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二等奖。

5. 2019年获第二届“罗国杰伦理学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二等奖。

6. 2019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21  汕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754-86502501        学院邮箱:o_skb@stu.edu.cn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