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副主编付长珍教授作客爱智工作坊,为我院全体师生作“做有思想的学术——高水平论文的立意定题和学术创新的路径选择”报告。活动由成海鹰院长主持。
主讲嘉宾简介
付长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
报告伊始,付长珍教授从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的“中西文化融合”与“中国文化的自我反思与批判”的两个猜想出发,提出做有思想的学术必须要紧紧契合时代发展和中国实际,人文社科类文章的写作要以中国为起点,以时代为主题,积极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
就高水平论文如何立意定题,她结合自身学术经历和审稿经验,提出了三个“立足点”。一是立足血脉传承与创新。要在西方话语主导的世界学术格局中积极构建具有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二是立足理论研究和方法创新,推进传统人文学术新书写。要充分挖掘传统文科的新问题、新方法和新视角,重视学科交叉和视域融合,重新提炼和总结中国经验的人文理论—“重启科技与人文的对话”;三是立足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开掘学术期刊虚拟智库服务功能。要抓住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调整期,紧密跟踪社会热点和重大现实问题,通过凝聚不同学科的专家力量进行跨学科攻关,构建为国家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的虚拟性智库。
在谈及学术创新的路径选择问题时,她认为要始终坚持文章的问题导向,也要拥有比较视野,具备跨学科的对话意识;要坚持阅读与写作并重,也要把握经典与前沿,及时把握本学科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吸取相关经验,为自身研究提供思路。
同时,付长珍教授通过对优质文章的具体解析,细致入微、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文章的选题细则、摘要写作以及关键词摘取等写作技巧。
在交流环节,在座师生纷纷提出个人在选题和撰写文章时的一些困惑,付长珍教授一一作了回应,深入浅出的解答令人醍醐灌顶。
最后,成海鹰院长分别用“如沐春风”、“别开生面”、“推陈出新”三个成语作总结。她认为,付教授将做学问和做学者的研究学习与个人修养进行了有机融合,为青年学者树立了学术典范和科研榜样,给学院师生带来了知识上的洗礼、眼界上的开阔和境界上的提升,大大激励大家共同投身到“做有思想的学术”这项长期的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