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和23日,汕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东海岸校区行政楼701会议室开展原著导读会,由白文君副教授带领研一全体学生深入研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白文君老师指出,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此外,白文君院长耐心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针对他们的发言进行了点评。通过本次的原著导读会,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转变,也认识到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关键作用,对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11月15日和21日,汕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东海岸校区行政楼728会议室分别举行了两次《论犹太人问题》读书活动,活动由孟书广博士担任领读人,全体研一学生积极参与。

孟书广老师指出,马克思对鲍威尔把犹太人的解放归结为宗教解放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同时马克思深刻地阐述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并通过对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的剖析,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宗教、政治和经济的内在矛盾。经过思考后,同学们与孟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其内容的理解。
12月9日下午,我院在东海岸校区行政楼728会议室开展读书会,全体研一学生积极参与。在本次读书活动中,张迪博士带领同学们研读《哥达纲领批判》。

张迪老师指出,在本书中,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拉萨尔主义的机会主义观点,进而首次明确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个阶段的理论。张迪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其中关于过渡时期,按劳分配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重要理论,让同学们更好地领悟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2月17日下午,《共产党宣言》读书会于东海岸校区行政楼701会议室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汕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潘建屯担任领读人,全体研一学生积极参与。

潘建屯老师指出,《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在提问和与谈环节,潘建屯教授与在场同学就相关问题做了深入交流。本次学习激发了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研读经典著作,进一步关注现实问题的解决。
在老师的引领下,同学们不仅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理解其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掌握其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同时还要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